被4500万人需要的新职业工种,有了新的培养要求
发稿时间:2025-04-27 10:04:00 编辑:李婧怡 来源: 工人日报客户端
原标题:被4500万人需要的新职业工种,有了新的培养要求
我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经占到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其中又有一个特殊的群体,那就是失能失智的老人。数据显示,我国失能失智的老人群体人数已经达到了4500万。“一人失能,全家失衡”,谁来守护这些失能的老人和失衡的家庭?
此前,国家医保局与人社部联合发布《健康照护师(长期照护师)国家职业标准(2024年版)》,宣告这一专门为失能人员设立的新职业正式纳入国家职业体系。
4月24日,国家医保局、教育部、民政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做好长期照护师培养培训工作,推进长期照护专业化、职业化发展。
推进长期照护专业化、职业化发展
◆ 根据通知,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年满十六周岁的劳动者,身心健康且具备长期照护职业能力条件的,均可自愿报名参加长期照护师培训。
◆ 通知明确,开展长期照护师职业技能等级培训的机构,要按照长期照护师国家职业标准、职业培训包、职业培训教材以及国家有关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政策科学设定培训内容,分类设定相应的培训课程体系。按照内容从易到难、技能由初级到高级的方式,分类开展五级/初级工、四级/中级工、三级/高级工培训。各地可采取理论课程及实践操作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培训,切实提高参训学员的实践操作能力。
◆ 通知提出,各地要指导培训机构与定点长护服务机构之间加强沟通联系,结合个性化用工岗位需求,开展订单式培训。鼓励定点长护服务机构在岗位招聘时优先选择取得相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人员,引导定点长护服务机构的护理服务人员及业务管理人员逐步实现全员持证。
全国首场长期照护师考试在南通开考
4月19日,全国首场长期照护师(五级)认定考试在江苏南通举行,首批100名考生参加考试。在这些考生中,年龄最大的达到60岁,最小的还不满20岁,平均年龄41岁。大专以上学历占比近60%,其中还有不少男性考生的身影。
“过去大家也持证上岗,但拿出来的证五花八门,有人社部门发的,有协会发的,还有公司、机构发的。”江苏某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周敏表示,此次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将牢牢夯实行业发展根基。
在本次考试中,成绩合格的考生将获得全国首批长期照护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这标志着国家设立的长期照护师这一新型职业工种率先在江苏落地。
开展等级认定带来多重利好
根据国家医保局此前公布的《健康照护师(长期照护师)国家基本职业培训包(指南包课程包)(征求意见稿)》,长期照护师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级别,不同级别对应不同的工作要求。
长期照护师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顺利开展,不仅为长期护理行业发展注入全新动能,也将有力保障长期护理保险待遇享受人员获得更优质、更专业的照护服务,同时还将为长期护理从业人员带来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有效促进银发经济发展,助力养老等领域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
江苏省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国首批持证长期照护师在江苏诞生,也为全国推进等级认定工作先行探路、积累经验。
据悉,医保部门将会同人社等部门,落实国家部署要求,支持符合条件的技工院校、培训机构、行业协会等开展长期照护师培训,将培训纳入“技能照亮前景”行动,统筹使用就业补助资金、失业保险基金等资金。
(综合来源:中国政府网、新华社、央视网、央视新闻、工人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