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库 >> 正文

张腾腾:突破“卡脖子”技术的青年先锋

发稿时间:2025-05-09 09:29:00 编辑:李婧怡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闫扬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宋宝颖)在建筑信息化的浪潮中,一位90后工程师用4年时间完成了从“BIM小白”到“技术达人”的华丽转身。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BIM中心工程师张腾腾,以“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金奖得主的身份站上技术巅峰,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日前被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

  2020年的春天,河北唐山新会展中心项目工地上,刚刚接触BIM技术的张腾腾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图纸上数以千计的管线碰撞问题,传统施工方法已显捉襟见肘。“当时心里忐忑不安,就像摸着石头过河。”张腾腾回忆道。他把自己关在项目部,白天对照实体研究参数化建模,夜晚逐帧分析施工模拟动画,同时潜心研究市面常见软件的特性。当项目团队通过他的施工模拟发现100余处设计冲突时,这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用减少30%的设计变更和30余天的工期优化,交出了一份惊艳答卷。

  2021年,张腾腾的战场从单个工程逐步延伸到整个技术体系,开始独当一面。在内蒙古赤峰中唐精品钢铁等20余个项目建设中,他创造性地将BIM技术应用于超高层管桁架屋面安装。面对高空作业的施工难题,他在虚拟空间反复拆解施工流程,场地规划、塔吊选型、结构保护版方案、上百次模拟,最终确定了最佳方案,将施工效率提升30%,安全风险降低60%。这一年,他带领团队完成了64.75万平方米施工建模,发现3000余项图纸问题,投标阶段建模31.2万平方米,创建施工动画总时长118分钟,实现了数字技术重塑传统建造流程的转型升级。

  2022年,面对国外钢结构BIM软件的技术垄断,张腾腾毅然投身国产化替代攻关。在研发国内首款钢结构详图深化设计软件时,他带领团队测试1500多个构件模型,攻克参数化驱动、智能碰撞检测等关键技术。当首个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模型在电脑屏幕亮起时,这个曾受制于人的领域终于迎来破冰时刻。

  目前,张腾腾已从技术尖兵成长为创新舵手。他创建的“阶段式”人才培养体系,通过24课时定制课程、200余人次精准培训,培育出28项省部级以上BIM成果,创新创效类奖项10项。在中国古动物馆项目施工阶段,他指导团队应用BIM技术,在多专业协调降本增效方面共计节约3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