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展览揭开国产首艘大型邮轮背后的故事
发稿时间:2025-05-21 09:57:00 编辑:李婧怡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实习生何奕辰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5月19日,“国产首艘大型邮轮工程群英谱展”交大巡展开幕式在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举行。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总经理、国产大型邮轮项目现场总指挥兼总设计师陈刚回到母校,代表外高桥船厂向交大捐赠了一艘长约3米的爱达 魔都号3D模型,揭开了“国产首艘大型邮轮工程群英谱展”的序幕。
捐赠仪式现场。实习生何奕辰/摄
“国产首艘大型邮轮工程群英谱展览”以首艘大型邮轮项目全过程跟踪纪录的10T影像资料为主体,通过图文、视频、实物等形式,从船厂能力建设、设计研发、船体建造等九大板块系统展示外高桥造船人在邮轮研制历程中的攻坚点滴。
历经8年科研攻关、5年设计建造,爱达·魔都号于2023年11月4日正式交付,2024年元旦开启商业运营。这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唯一能够同时建造航空母舰、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以及大型邮轮的国家。
展陈现场。实习生何奕辰/摄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现场了解到,爱达·魔都号全船搭载有107个系统,55000台设备,铺设有4450公里的电缆,长度约等于从上海到大阪的距离,而内装区域则达到了10万平,工程量相当于6个五星级酒店。
从郑和下西洋到我国邮轮业的兴起,中华民族一直有一个“远航梦”。如何把两集装箱图纸变成一座海上现代化城市?这个展览揭晓了答案。
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500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集智聚力、携手拼搏,攻克了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构建起适应邮轮国产化的标准体系和专利布局体系,目前已发布我国邮轮企业标准达777项,申请邮轮相关专利413项。其中,与国产首艘大型邮轮工程相关的各年龄层次交大校友约40人。
国产邮轮的大型模型。实习生何奕辰/摄
据了解,目前我国大型邮轮建造在供应链管理上采取的是“1+n”的模式,即一家总装造船企业联动并管理来自全球上百家的配套企业,这意味着我们实现大型邮轮完全自主的“国轮国造”还有一段路要走。对此,陈刚表示,为进一步推进供应链本土化,“国内目前有两个成熟的供应链模式,一个是大飞机,另一个是高铁。我们初步的思路是计划将这两种模式中的一部分成功经验复用到大型邮轮建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