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00后话百年” 让红色宣讲“潮”起来
发稿时间:2025-07-01 10:00:00 编辑:李婧怡 来源: 中国青年报
6月18日,202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00后话百年”宣讲团训练营在南宁开营,近100名00后宣讲员参加“理论+实践”沉浸式学习。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讲师团供图
“挑去的是弹药和粮食,抬回的是血肉模糊的战士……”讲台上,00后宣讲员施娜的声音微微颤抖,泪水涌出眼眶。这是她第一次在讲解中落泪,为1939年广西学生军的故事,也为那段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
5月8日,“胜利号角的回响——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广西选拔赛现场,施娜以AI技术为桥梁,与80多年前投身抗日救亡运动的3位广西学生军展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此前在广西博物馆参观时,施娜注意到玻璃柜里有一枚沉睡的军徽,这样的军徽曾佩戴在4000多个炽热的胸膛上。翻阅史料,施娜了解到,1936至1941年间,在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感召下,八桂大地先后涌现出3届学生军,约4800人,他们在战斗中担当宣传、动员及护理伤员等工作,有力激发了民众抗日热情。学生军名册上,有未满13岁的潘古,有用瑶家调子传唱抗战山歌的甘宗荣,还有冒着枪林弹雨运送物资的庄炎林。
“在当年的老照片上,看到他们是那样年轻、意气风发,一双双眼睛清澈又坚定。”施娜说,为了让演讲更鲜活,她用AI技术复原了3位学生军的神态和语调,用对话问答的方式,展现他们的青春志向和报国情怀。
“你们为什么要加入学生军?”
“是国家民族的命运把我们连在一起的。”屏幕上,少年潘古的回答掷地有声。
施娜就读于广西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今年3月入选广西壮族自治区“00后话百年”宣讲团。经过训练营专题培训和比赛选拔锤炼,她和宣传团成员走进高校、社区进行理论宣讲。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创新打造“00后话百年”宣讲工作品牌,组织百位00后青年用网络化、年轻化语言讲述百年党史,让红色宣讲在青少年群体中实现“潮”表达与深浸润。
“我们追求能让同龄人听得进、有共鸣的宣讲。”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讲师团团长李晓健介绍,2023年年底以来,宣讲团面向全区机关、高校、企业等领域,以“百里挑一”的标准,遴选两批共100名自治区级00后宣讲团成员,全区00后宣讲员总数超过2000名。这支队伍平均年龄25岁,既是“Z世代”的青年代表,也是理论传播的新生力量。
为助力青年做好新时代理论宣讲,宣讲团构建了“理论筑基+技能实训+实战打磨”培训体系,邀请社科院专家、党史办相关负责人士等组成导师团,对宣讲团进行培训指导和理论提升。广西民族大学本科生蒙鑫美于2023年12月通过选拔,加入自治区“00后话百年”宣讲团。在她看来,用“青言青语”讲好党史,并非简单变换措辞,而是要真正从00后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和语言特色出发,用当代年轻人听得懂、愿意听、记得住的新话语、新形式做好理论宣讲。“在表达上避免书面化、说教式语言,寻找党史人物与当代青年生活、成长的联结点。”
2024年3月,在一所学校宣讲《百年初心巾帼红——“女界光明”向警予的故事》时,蒙鑫美开场抛出一个引发年轻人共鸣的问题:“我们的人生会遇到很多道选择题,比如选择报考哪所高校、要从事哪份工作,不同的选择往往有不同的人生方向。”接着她娓娓道来,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妇女运动先驱向警予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面临4次重要选择,最终走上革命道路。“当听众了解到,革命先辈在和我们相仿的年纪同样会面对选择和迷茫,遭遇挫折时也有自我怀疑,做出人生重要决定前也曾经历心理挣扎,会自然而然产生共鸣、引发思考。”
宣讲过程中,蒙鑫美常常会收获与同龄人思想碰撞的惊喜。一次宣讲后,大家围绕“信仰从何而来”展开讨论,一名大学生分享道:“以前觉得信仰很高大上,在宣讲中听到瞿秋白与同志们在监狱里讨论马列主义的情景,我感觉信仰可能就是‘想明白了为什么而活,并且愿意为它付出什么’。”
“书本上的党史呈现的是宏观脉络,宣讲中我更多深入个体成长。如今我眼中的历史,不再只有事件和时间点,而是由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激情有彷徨、有欢笑有泪水的真实生命组成。”对蒙鑫美而言,她在参加广西“00后话百年”宣讲活动中收获了成长。为了讲好一个故事、解答听众疑问,她深入思考、查阅史料,不断认证观点。从“学习者”到“研究者”再到“讲述者”的角色转变,提升了她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历史思辨能力。她学会多角度思考历史事件,理解其复杂性,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革命信仰的传承力量和青年身上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作为一名在百色出生长大的姑娘,蒙鑫美坚信,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要用年轻的激情点燃心灵的火种。正如一位听众所说,“没想到党史可以这样讲,原来革命理想和青春热血一脉相通,那些100年前的青年,像是镜子里的我们”。在她看来,这份跨越时空的理念认同,就是宣讲最大的意义所在。
“00后话百年”宣讲是着眼于青年成长的长效工程。宣讲团实行“两年一周期”的动态管理机制,提升队伍活力,推动青年成长进步。据统计,首批50名宣讲员中,有多人成为所在单位的理论骨干,将宣讲中的所学所悟转化为工作动力。
“宣讲团的核心目标是培养‘理论+实践’双过硬的青年人才,从‘学理论’‘讲理论’,再到实现‘用理论’。”李晓健说,下一步宣讲团将开展专题宣讲,结合广西历史文化、山水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等,策划推出线上融媒体宣讲作品。同时持续深化宣讲“走亲”机制,推动区内外00后宣讲队伍互动交流,让00后在八桂大地唱响新时代爱国团结跟党走的青春之歌。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谢洋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7月01日 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