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库 >> 正文

冲一波夜校,“打工人”也要偷偷逆袭

发稿时间:2025-07-17 10:01:00 编辑:李婧怡 来源: 中国青年报

  “新进直播间的宝贝,如果有想学的兴趣爱好或技能,可以去小黄车逛逛,我们有两种类型的课程,一种是体验探索类,一种是系统深度学习类……”最近每天9点,专职主播张玮都在直播间介绍夜校的课程。

  张玮也曾是学员,她在夜校结识了不少同龄“校友”,有思考产假结束后复工的年轻宝妈,有探索副业的在职者,也有想转岗的从业者……“人生不只有轨道,还有旷野,夜校让我看到更多职业选择的可能性。”

  在北京、上海等城市,阶段性跨省、下班后跨区上夜校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用夜校所学技能提升工作效率、开辟副业实现创收,甚至赢得就业新机会。

  帮年轻人找到职业方向

  张玮做过多份兼职:发传单、销售员、服务生、兼职主播……她曾想报名参加专业主播培训机构,但动辄上万元的学费让她望而却步,“当时处于探索方向的阶段,没必要花太多钱”,所以她花了五六百元去夜校学习“互联网营销师”课程:通过系统的学习将零散的实践经验与理论知识相结合,让直播“更上一层楼”。

  在这个4-6人的小班里,张玮在两个月的6节课里学习了直播平台规则、全媒体运营商业化模式、直播带货全流程认知与场景搭建,还在老师的指导下策划运营并完成了一场带货直播。

  除了对直播产业上下游、团队运作与配合、时间段的选择、流量和话术有了更多的认知,张玮觉得更重要的是知晓底层逻辑后带来的视角转换——由卖产品转换为提供服务和帮助,“要从消费者角度出发思考产品能为他们带来什么益处”。她笑称夜校让自己从“草莽英雄”变成了“正规军”。去年年底结课后,她的身份由学员转变为工作人员。“夜校不只有兴趣类陶冶情操的课,也能在这里学到实用的技能,帮年轻人找到职业方向。”

  “强烈建议冲一波夜校,把快乐和技能一起打包带走,打工人也要偷偷逆袭……”在社交平台,武若婷分享在佛山市某夜校学粤语的感受。对不少年轻人来说,会粤语是追星、追剧、唱粤语歌衍生出的兴趣爱好,而对于25岁的江西女孩武若婷来说,会粤语是初入职场的硬通货。

  在公司,武若婷几乎被本地同事包围,大家只在开会等正式场合讲普通话,小范围交接工作时便自动切换至粤语频道,除打印文件、盖章用印这些简单用语,武若婷连听懂都难,更不必说插话讨论,与同事吃饭时她也常因语言不通而倍感疏离。

  她深知真正把粤语用到工作中还需漫长的时间,结束8个课时的学习后,她打算继续自学,“我现在的目标不是能讲,而是先能听懂同事讲什么”。接受采访时,武若婷已学习了粤语文化、日常用词和音调,“我能听懂的粤语越来越多了”。

  让普通人学到前沿知识

  今年2月起,蔡顺腾每周五下班后的固定行程是接孩子回家、吃晚饭、去夜校。免费的夜校开在深圳市龙华区福城街道章阁社区服务中心,20分钟的步行就能让蔡顺腾从父亲的角色转换为夜校学生。

  有的同学来自本社区和邻近社区,有的来自邻近的福田区、罗湖区、宝安区。蔡顺腾介绍,有些跨区的年轻人来回乘地铁需近4小时,谈及大家为何对夜校热情高涨时,他觉得课程吸引力很大,“AI是一个风口,大家都想着要学,不学就落后了”。老师讲授的内容简单易懂,完全没接触过AI的小白也能接受,“一节课只讲两三个知识点,大部分时间都是老师手把手教我们实操”。

  利用AI来创业,这是蔡顺腾未来的打算:可以通过AI视频引流进而带货实现变现,还可以像很多主播一样成为直播讲师,在直播间教人用AI做视频……

  蔡顺腾保持着每天自学两小时的习惯。他和同学们组成的AI视频小组,在注册的短视频账号维持着每天更新两条视频的频率,粉丝数量正在稳步上涨。

  蔡顺腾的夜校同学程勇是一名工业设计师,他将习得的AI技能应用到工作中,让AI生成多个创意方案,择定其一作为初稿并进行详细设计,“之前团队做一版方案初稿需要两个月,现在两小时内就可以生成不同风格的设计方案,为我们节省了很多时间”。

  在夜校的无人机课上,程勇还学习了无人机模拟操控技能,他准备去考无人机执照,“低空经济前景广阔,这又是一个可以兼职或搞副业的机会”。他热衷于在夜校学技能,最近,他还报名了夜校的工业机器人基础操作课,“技术能力提升后在职业方向上可以有更多选择,这对年轻人很重要,夜校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让普通人都能学到最前沿的知识”。

  多些技能,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去年年底,深圳市龙华区福城街道章阁社区AI夜校的第一课上,工作人员临时多了一项任务:找40多个凳子。街道党建和组织人事办工作人员陈卓回忆,线上报名的只有25名学员,实际来上课的有60多人。

  去年12月初,夜校开设了AI课,教学员利用AI完成写作、画图、视频、智能体开发、电商设计等,同时,还根据特定群体的特定需求提供相应课程,如为快递外卖骑手开设无人机模拟飞行训练课,为全职妈妈开设DeepSeek智慧妈妈全方位提升课程,为新就业群体开设的新就业群体必备神器:DeepSeek创意与效率提升工具课程……

  学员中有新就业群体、待就业青年,也有哺乳期抱着孩子来上课的宝妈。陈卓介绍,新就业群体是夜校主要的对象群体之一,促进就业与提升技能是重要目标,免费的普及公益课为渴望学习的青年降低了学习新技术的门槛,拓宽了他们的就业思路。

  “面对技术浪潮,外卖员、快递员担忧未来会不会被替代,在无人机还未普及前,他们在夜校学会无人机操作,可以让他们看到骑手变飞手可能,以后就能比别人转型快一些。”陈卓说,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他们有了更多信心和期盼。

  北京市翼海心夜校校长刘国杰介绍,“很多课程分初级和进阶、高阶课程,先学初级课程,如果学员有继续学习的需求,都会进入下一阶段学习。”有需求的学员会自发组团,找她提出开课需求,“很多课程是被学员反向要求来的”。

  西安Freetime夜校课程表中有“技能”类目,校长白予舒介绍,这类课程应用场景广、就业和副业岗位需求大、入门相对较快,还能满足兴趣、社交和增收的多重需求,体验感强、成果可见,报名开启几分钟内“秒光”是常态。

  白予舒做过统计,在实用技能型课程的学员中,想实现职业转型或晋升占多数,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瓶颈,希望通过学习新技能实现转行或内部晋升,开拓副业以增加收入的“斜杠青年”也在增多,他们想通过学习技能开辟第二收入来源。

  “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产业升级和技术迭代加速催生了大量新职业和技能需求,许多青年渴望提升技能或转换赛道。”白予舒介绍开设技能课的原因,“夜校恰好能在工作之余为青年提供一个时间灵活、性价比高、聚焦实用技能的学习平台”。

  “能上手”是白予舒的主要教学目标。她坦言,夜校的课程只是“敲门砖”并非“通行证”:对于零基础转行的学员,仅靠一期夜校课程通常不足以直接找到一份理想的全职工作,夜校课程只能提供系统入门、技能框架和作品起点。

  “对于已有相关基础或经验的学员,夜校课程能填补关键技能缺口,提升简历竞争力和面试成功率,而对于接单、做小项目等副业或初级兼职,学完并掌握课程内容后,是完全有可能立即开始尝试和接单的。”白予舒有这份信心。

  (应受访者要求,张玮、武若婷、白予舒为化名)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谭雅丽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7月17日 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