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库 >> 正文

与白血病抗争9年 少年考上华科大

发稿时间:2025-08-27 09:46:00 编辑:李婧怡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龚雨西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雷宇)日前,18岁的湖北武汉高中生小强(化名)收到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这个曾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儿科病房里与白血病抗争多年的少年,由此开启人生新征程。

  “没有你们的帮助,我们一家走不到今天!”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当天,小强一家就给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儿Ⅱ科的治疗团队发微信报喜并致谢。9年前的10月,医院的诊断书让这个家庭曾以为,所有关于未来的梦想都灰飞烟灭了。

  2016年下半年,刚上小学四年级的小强突然持续低烧,脸上毫无血色。经过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儿科医疗团队一系列检查后,小强最终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孩子化疗时吐得连水都喝不下,手里却紧紧抓着课本说‘妈妈我想上学’”,儿Ⅱ科护士长刘晓琴回忆起初见小强的场景,仍然记得那个瘦弱男孩的枕头下藏着的数学错题本。

  为了帮助小强抵抗病魔,早日回归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儿Ⅱ科医疗团队为他制定了个性化的精准治疗方案。

  系统治疗的3年,是医护团队与小强共同“闯关”的3年。从起初诱导缓解期的凶险,到巩固治疗期的感染风险,再到后来维持治疗期的药物反应,每一步都考验着团队的医疗技术与患儿的生命韧性。

  根据病情变化和患儿的生长,儿Ⅱ科医疗团队及时微调治疗方案,不断调整化疗药物剂量以减少对患儿生长发育的影响。2019年,小强的身体达到出院标准回归校园生活。之后进行严格的随访监测,定时复查血常规和骨髓细胞学。

  从2016年10月那张沉重的诊断书,到2025年高考前血检报告上的“一切正常”,跨越9年的生命之路,见证了医学与信念共同创造的奇迹。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儿Ⅱ科负责人刘苗副教授和小强的主治医师、儿Ⅱ科石清照副教授介绍,长期无病生存是儿童白血病治疗的重要目标,该科近5年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长期无病生存率已达80%,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小强的案例证明,规范治疗能让患儿回归正常生活”。

  收到华中科技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小强即将开启人生新征程。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