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教育高校公益联盟成瘾者心理干预及帮扶计划第一期:毒品之殇

发稿时间:2018-08-23 10:01:00 编辑:李晨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对于整个人类而言,毒品泛滥就像是刻在文明躯体上的一道刺目伤痕。从个体层面上看,吸毒毁灭自身,祸及家庭,危害社会。从民族与国家的层面上看,毒品侵害社会肌体,威胁社会稳定,弱化国家竞争力。100多年前,鸦片的毒害曾引发中华民族的巨大伤痛,并导致中华文明的剧烈震荡与蜕变,国人对此仍记忆犹新。

  2017年,联合国毒品与犯罪事务办公室发布的《2017世界毒品报告》显示,截止于2015年,全世界毒品非法使用者为2.55亿人,其中,2950万人存在毒品成瘾问题。2017 年《中国禁毒报告》也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现有吸毒人员250.5万名,因吸毒而导致的自伤自残、暴力伤害、抢劫盗窃、毒驾肇祸等现象频频发生,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这表明,当今世界面临的毒品违法犯罪形势仍然严峻而复杂——越来越多的合成毒品正以“咖啡”“奶茶”“跳跳糖”等作为巧妙伪装,诱惑青少年误入歧途;互联网加快了毒品传播蔓延的速度,导致毒品违法犯罪转型升级;与此同时,不绝如缕的明星涉毒现象正在建立起吸毒与“时尚”“高端”身份之间的象征性关联,使青少年产生以接触毒品为荣的可怕观念……

  这一切都说明,当前,毒品侵害社会肌体的方式更加繁多,渠道更加复杂,手段更加难测。

  如何让一个正常人永远不要成为一个成瘾者?如何将一个成瘾者逆转为一个正常人?

  长期以来,心理学、社会学和医学等众多学科都共同关注这两个世界性难题。作为一个心理学研究者,我涉猎戒毒研究领域以后,也经常思考这两个难题。从2014年起,我开始与北京市禁毒教育基地管理中心和“禁毒教育高校公益联盟”合作,进行“成瘾者干预与帮扶计划”的课题研究。

  该课题将我的视线转入青少年的毒品预防教育模式问题。如何让青少年在接触毒品之前就拥有远离毒品的生命自觉?如何让青少年即使在面对毒品时也具备隔离于它的意识与能力?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正是探讨毒品预防教育模式的宗旨。换句话说,我面对的是两个世界性难题中的前一个。

  在探讨和设计毒品预防教育模式的过程中,我常常回忆起自己的一个经历:

  1994年初,我应邀前往东南亚金三角地区,进行为期一个多月的文化人类学国际学术交流与考察活动。其间,我遇到了数位海洛因吸食者,为此,针对吸毒话题,我与一位欧洲人类学家及其家人进行过多次讨论。他们告诉我,金三角一带,毒品泛滥成灾,卡车就像运送大白菜一样运送毒品,许多人吸毒成瘾。

  有一天,因为强烈的好奇心,我向那位人类学家朋友提出了一个问题:“海洛因到底是什么样子呀?”

  他回答:“你想不想尝试一次?”

  我追问:“你能搞到吗?”

  他回答:“能!如果你真想尝试,我马上去给你搞一点!”

  我犹豫了大概10秒钟,随后,果断地回答:“不!我不要尝试!”
  这也许是我人生的一次幸运选择!从事戒毒研究之后,当我面对那许许多多仅仅因尝试一口毒品而终生陷入苦海的成瘾者时,当我从一个个惨烈的吸毒人生案例中一次次深刻地理解“一次吸毒,终身戒毒”的含义时,我一次次地庆幸自己年轻时那一刻的果断拒绝。

  为什么我当初会断然作出“我不要尝试”的选择?

  事实上,我清晰地感觉到,那一刻,是因为我的脑海之中浮现出了一个名叫“辟剥老太”的丑陋影像,这才成功地阻止我去尝试海洛因,从而让我规避了人生的一次重大劫难。

  “辟剥老太”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从1976年到1981年,我在云南省红河县第二中学(现被更名为“甲寅中学”)求学。整整5年时光,在步行上学或是放学回家的路上,我总要从“辟剥老太”的家门口经过。每当经过这个地方,我都会本能地、恐慌地加快脚步,目的是快速地逃离。在我的眼里,这是一个危险之地——因为从小到大,我都能听见村庄里的大人经常以鄙夷的神态和讥讽的口吻议论她,内容大致如下:

  这个丑陋的老太婆,她一辈子吸食鸦片。你看,她这个样子,眼睛凹陷,脸色蜡黄,满脸皱纹,毫无血色。你看,她头发凌乱,衣服破烂,身上散发出一股难闻的臭味。她简直像个妖魔,是我们这一带地区形象最丑陋、地位最低下的老太婆。她的儿子没有人敢嫁,女儿也没有人敢娶。你们这些孩子,必须远离她,越远越好……

  这些议论造成的恐惧使我在整整5年的时光中,根本没有勇气近距离地看过她一眼。换句话说,关于她的那个丑陋影像,完全是依靠成年人的言语而建构于我的脑海之中的。然而,正是这个影像,帮助我在有可能接触到毒品的情境中,自觉地作出了远离它的选择。

  这个经历让我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人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能够通过“耳闻”与“目睹”的方式亲身体验毒品的巨大危害,那么,他们将可能建立起正确的“毒品”概念,进而终生牢固地构筑起对于毒品的戒备意识。

  因此,在从事“成瘾者干预与帮扶计划”的课题研究时,我经常思考一个问题:对于当今的许多中学生和大学生而言,“耳闻”与“目睹”式的体验机制,能否成为一种有效的毒品预防教育模式?

  基于这种思考,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为此,我设计了两种毒品预防教育模式:“智问戒毒者模式”和“阅读成瘾者模式”。我在自己讲授的“教育心理学”课堂上植入了“智问戒毒者模式”。首先,我以自己研制的“学不学—深度访谈技术”为工具,对相关的大学生进行培训,使他们掌握“智问”技术。然后,我带领他们前往天康戒毒康复所,让他们一对一地对成瘾者或其家属进行访谈。大学生们借助“学不学—深度访谈技术”,对成瘾者吸毒的过程、前因与后果,特别是给成瘾者本人及其家属所带来的巨大灾难,进行深度挖掘,走入成瘾者或其家属心灵深处的世界,深刻地体验每一个成瘾者或其家属的情感与经历……

  当然,要求所有青少年都参与“智问戒毒者模式”,这恐怕不太现实。那么,如何对数量庞大的青少年和其余社会大众进行有效的毒品预防教育呢?

  为此,我们设计了又一种特别的毒品预防教育模式——“阅读成瘾者模式”。该模式通过构建一个能够深度展现毒品性质、吸毒体验和吸毒后果的真实文本,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深刻地体验毒品的巨大危害,在纸页上与成瘾者面对面,感同身受他们的不幸与痛苦,建构正确的毒品概念,树立终生拒绝毒品和远离毒品的意识。

  要实现“阅读成瘾者模式”的目标,须先构建一个可以将读者带入体验性感知世界的文本体系。什么样的文本体系可以具有这样一种“带入式”的力量呢?

  首先,它必须是真实的——唯有真人、真事、真情才富有击人心魄、触及灵魂之力;其次,它必须是典型的——唯有反映事物本质实相的类型化人物,唯有抓取本质、尖锐、犀利的代表性事件,才具备金刚怒目式的棒喝之力。建立这样的文本体系,是实现“阅读成瘾者模式”的前提条件。

  为此,经过北京市禁毒教育基地管理中心副主任曲晓光先生的精心策划,在2014年2月11日至4月1日期间,我以“学不学-深度访谈技术”为访谈工具,对20位成瘾者或其家属,依次进行了5至7小时的深度访谈。我与郑茜、曲晓光和赵静波通力合作,从这些访谈的文字材料中,精选有代表性的、堪称惊心动魄的8个特殊人物的典型故事,以心理访谈和心理点评的形式,构建了一个指向“阅读成瘾者模式”的文本体系。这正是《绝对禁区:成瘾者心理访谈与解析》一书的缘起。

  我们希望,无论对于众多在校的中学生、大学生和研究生而言,还是对于其他许多社会大众而论,本书可以成为毒品预防教育的重要读本之一。此外,《绝对禁区》涉及的“D型条件作用假说”,不仅是毒品预防教育和戒毒领域的理论创新,而且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创新。因此,该书对于禁毒研究和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探讨,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绝对禁区:成瘾者心理访谈及解析》是“成瘾者干预与帮扶计划”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在过去的若干年里,在北京市禁毒教育基地管理中心和“禁毒教育高校公益联盟”的大力支持下,借助“成瘾者干预与帮扶计划”的课题研究,我们采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访谈材料和问卷调查数据。书中涉及的20位成瘾者或其家属的访谈材料,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无疑,这些访谈材料和问卷调查数据,为我们后续的一系列研究,奠定了丰富的材料基础。

  如果没有众多力量的合作与支持,我们难以采集到如此丰富的访谈材料和问卷调查数据。为此,请允许我向众多的合作者和支持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还必须感谢《绝对禁区:成瘾者心理访谈与解析》所涉及的20位成瘾者及其家属。为了保护他们,在书中,相关的人名和地名,还只能采用化名。他们的故事以及他们的人生,将通过这样一次特殊的传播,化为一道凄壮的警音,响彻我们生活的上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