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教育高校公益联盟成瘾者心理干预及帮扶计划第二期 毒品预防教育新思维— 一门课,一次活动,一本书

发稿时间:2018-08-23 10:08:00 编辑:李晨 来源: 中国青年网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建构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毒品预防教育模式,暂且定名为“毒品预防教育三一模式”。其中,“三一”是指一门课、一次活动和一本书。“一门课”指《教育心理学》课程,“一次活动”指学生前往戒毒所的社会实践活动,“一本书”指《绝对禁区:成瘾者心理访谈与解析》。这种模式的建构与我的教学和科研活动紧密相关。

  过去10多年来,我一直为北京师范大学的本科生讲授《教育心理学》等课程。从2018年3月起,应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之邀,开始为清华大学的本科生讲授《教育心理学》课程。

  通过《教育心理学》等课程,我认识了许多极其优秀的学生。我切身地感觉到,他们的确不愧对“天下之英才”的美名。我与其中的许多学生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成为我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最值得信任、最可靠的支持者与合作者。

  在讲课时,我极度重视素质教育。在我看来,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做事的智慧。要拥有健康的人格和做事的智慧,必须既了解自己,又了解社会,亦即知己知彼。

  那么,如何让学生知己又知彼呢?

  为此,我将“学不学-深度访谈技术”巧妙地整合于《教育心理学》等课程。这就是说,凡是选修我课程的学生,需要完成一项特别的作业。这项特别的作业涉及四项任务:(1)选择一位有特殊故事、愿意表达并善于表达的40岁以上的人物,以“学不学-深度访谈技术”为工具,对其进行深度访谈,并同步录音;(2)将访谈录音整理为文字;(3)借助课堂中学到的心理学原理,点评访谈内容;(4)撰写访谈的感想、收获与不足。

  我们多年的实践证明:(1)在社会调查、心理咨询、管理咨询和人际沟通等众多领域,“学不学-深度访谈技术”是一项威力巨大的访谈武器;(2)将“学不学-深度访谈技术”巧妙地整合于《教育心理学》等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访谈能力、社会调查能力和写作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认知社会与自我认知的能力,使学生们受用一生,正如许多学生所说。

  从2014年起,我开始与北京市禁毒教育基地管理中心和“禁毒教育高效公益联盟”合作,进行“成瘾者心理干预与帮扶计划”的课题研究。

  趁此机会,我又将大学生的毒品预防教育巧妙地渗透于《教育心理学》课程。具体而言,在课堂上,巧妙地借助成瘾者的相关故事,讲解心理学的相关概念。在课堂外,按照自愿报名并参与的原则,经过严格的培训和周密的计划,我带领一些学生前往北京市天康戒毒康复所,让他们直接访谈成瘾者,完成前述那项特别的作业。

  此外,有些同学不仅选修了我讲授的《教育心理学》课程,参加了前往戒毒康复所的社会实践活动,还阅读了我们撰写的《绝对禁区:成瘾者心理访谈与解析》一书。

  学生们针对“一门课、一次活动和一本书”而撰写的作业,大多相当漂亮。我们深信,只要认真阅读学生们撰写的作业,众多读者都将因此而受益。这样的阅读极大地有助于提高公众的毒品防范意识。为此,我们将精选其中的一部分作业,发布于微信公众号“圆觉读书”的“特别行动”栏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