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安徽大学丛言:凡心所向,素履以往

发稿时间:2017-09-27 19:29:00 编辑:王冬伟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丛言,女,中共党员,安徽大学外语学院英语专业2013级本科生。

  在校期间,曾获“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安徽省十佳大学生”、安徽省“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个人奖、2次获得安徽省“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曾参加“锦绣安徽,迎客天下”外交部安徽全球推介会,服务礼宾解说工作,受到安徽省外办好评。立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并在省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一篇。曾带领团队获“红色基因代代传·长征精神永放光”全国专项实践十佳团队,个人在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千校千项”成果遴选宣传活动中获“实践组织带头人”称号,指导设计的新媒体作品获评“匠心传播正能量作品”。作为安徽省省属高校唯一代表参加全国大学生新党员培训示范班,成为第五组副组长,并做主题发言。同时,投身志愿服务,积极躬身实践,受到安徽电视台、《新安晚报》、安徽新闻网、怀宁新闻网等媒体报道。

  一、博学笃行,致力创新勤探索

  2017年4月11日,“锦绣安徽,迎客天下”外交部安徽全球推介会在北京举行,外交部部长王毅、安徽省主要领导与来自148个国家的驻华外交官,11个国际组织的驻华代表,境外世界500强企业和外国驻华商协会代表,国家部委有关负责人,中外媒体记者,以及省辖市、省直有关部门和企业负责人近500位嘉宾出席推介活动。在推介活动的礼宾讲解服务工作中,作为英语专业的一名学子,我发挥专业所长,通过院系选拔,积极参与到前期培训和综合演练彩排当中,认真完成了组委会布置的各项任务,展示了安徽形象,传递了安徽声音。我的工作也获得了赞誉,受到了安徽省外办的好评。

  在运用专业所长服务社会的同时,我更一直努力在科研创新上不断探索。2016年,在《二语习得》课堂上与同学的交流中,国际汉语教学中的负迁移问题激发了我创新思维的火花。经过初步调研后,我创新性地提出了对英语背景学习者在汉语习得中的负迁移问题的研究。寓知于行,随后我便以此为课题,成功申报立项了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虽然主体研究并非我的研究方向,但我主动自学,不畏困难,带领团队顺利完成了项目研究,并作为第一作者在省级刊物《安徽文学》中发表了题为《探析英语背景学习者在汉语习得中的负迁移现象》的学术论文。同时,我将创新践行到底,结合“互联网+”背景,尝试运营适用于避免此类问题的汉语学习公众号,希望更好地推广汉语,传播中华优秀文化。

  前不久,我也凭借自己的努力荣获了“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

  二、志愿青春,愿以付出换笑颜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那天,平时温柔可亲的学姐在电话里用严肃的语气问道,“丛言,你能不能义务家教,替我继续帮助一个孩子?”于是,在学姐的介绍下,我结识了我的补习对象。一个先天眼疾、目不能视的盲人姑娘。为了帮助姑娘圆高考梦,我推掉酬劳不菲的兼职,接棒加入志愿补习的队伍中。

  整整一年半,不论刮风下雨,我坚持每周给姑娘上课。为了让姑娘能够更好地接受知识,我常常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备课。冬天晚上宿舍断电了,有时想到备课材料还不满意,我甚至会抱着电脑到宿舍一楼的饮料自动售卖机那里,插上电源,继续一遍遍推敲、修改上课的材料。尽管冻得直哆嗦,但我的心是火热的。到了每个周六的早上,室友们还在睡梦中,我已经早早起床,准备出发去上课了。上课之余,我还会抽出时间陪姑娘聊天,分享高考经验,以缓解姑娘的心理压力。

  500多个日日夜夜,我的努力没有白费,姑娘最终得以圆梦!姑娘的名字叫王香君,是安徽省首位盲人高考生。

  因为这段经历,让我意识到了还有很多需要帮助的人。于是,我开始利用寒暑期,组织参与了多次志愿服务活动。从情暖夕阳志愿服务到弃婴救助调研,再到临终儿童关爱实践,虽然知道自己力量绵薄,却也坚信星点力量可以汇聚成汪洋。我所组织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也受到了安徽电视台、《新安晚报》、安徽新闻网、怀宁新闻网等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三、实践报国,信念坚定勇担当

  作为安徽省省属高校唯一代表,我参加了全国大学生新党员培训示范班,并任副组长。在培训中,接受了党理论精华的熏陶和洗礼,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青年学生尤其是学生党员肩上的责任之重。“生于斯时多幸运,愿得此身长报国!”实践报国,从此,在我的心里埋下了一粒种子。

  在“井冈情·中国梦”全国专项实践期间,党史学习、红色教育、素质拓展,我都是最配合最努力的同学。活动接近尾声时,我被推荐为学校代表进行汇报。为了更好地展示实践成果,并将红色教育传播到更多同学中去,我连夜摸索,攻克技术难关,完成多个新媒体作品。最终,团队获得全省优秀团队称号。

  2016年,我重新出发,横跨七个专业,组队并成功申报“红色基因代代传·长征精神永放光”全国专项实践,奔赴金寨、小岗两地继续实践之旅。七月的金寨正值汛期,从动车上下来时,就能望见洪水让原本绿油油的水稻田汪洋一片,有些低矮的房屋甚至已经淹没在水中。但我们没有放弃,与天斗、与洪水斗。作为队长,我始终信念坚定、不畏艰难,带领团队展开了徒步毅行和主题活动。天空乌云沉沉,地面湿滑泥泞,可再多的困难也没有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随后又去了小岗。我们走进基层,深入农户和产业园,探寻“互联网+”土地流转新模式,并向当地政府建言献策,为“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最终,我们团队获得全国十佳“优秀实践团队”,并再次获得省级优秀团队称号。我个人也在团中央学校部指导,中国青年报社、人民网共同主办的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千校千项”成果遴选宣传活动中获得“实践组织带头人”称号,指导设计的新媒体作品获评“匠心传播正能量作品”,同时荣得“安徽省十佳大学生(社会实践类)”及安徽省“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个人奖。

  四、兢兢业业,服务同学捧真心

  凌晨六点,空无一人的大学生活动中心门口,我背着黑色的电脑包准时出现,安静等着保卫处叔叔开门。连续三年,从一颗小小螺丝钉,到团学工作负责人,再到安徽省首例学生兼职团委副书记。

  在这段被同学戏称为“大活是你家”的日子里,办公室每天都留有我的身影,或冥思苦想,或奋笔疾书。开展《职来职往安大专场》活动,服务同学就业创业;创新校园风云辩论赛事,为浓厚学术思辨氛围添砖加瓦;主持召开学生代表大会,为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注入活力;统筹全校社会实践工作,指导3支团队成功申报国家级专项团队并获国家级或省级奖项;积极利用“青年之声”等新媒体平台,维护同学权益;我用无数个通宵的夜晚为服务同学们成长成才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心中有阳光,脚下就有力量。我相信这种信仰和力量,一个人可以影响两个人,两个人可以影响三个人,甚至更多更多的人。我将怀着这份“知行合一”的初心,勇担使命,修能践行,在新的长征路上奋勇前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