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洁:“赋能网生代:通过提高媒介素养加强未成年人保护”

发稿时间:2019-07-22 11:02: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传媒教育研究中心张洁。

  7月18日,“清朗网络空间 伴你健康成长”2019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副研究员张洁作了以《赋能网生代:通过提高媒介素养加强未成年人保护》为主题的主旨发言。以下为发言全文:
  大家好,我是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传媒教育研究中心的张洁,非常高兴能有机会来参加此次大会。下面我就作为代表来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传媒教育研究中心师生在媒介素养教育领域的一些进展及想法。
  我分享的主题叫做《赋能网生代:通过提高媒介素养加强未成年人保护》。
  说起媒介素养研究的缘起,要从20世纪90年代说起,从那时开始,我国的媒介环境开始发生剧烈的变化。如果大家还有记忆的话,我想大家一定还记得在很短的时间里,人们的生活中涌现了非常多的新朋友,比如说BP机、手机、PSP游戏机、数码相机等等,这些东西极大地改变了大家的生活,用现在人们流行的一句话说,现在的孩子是先上网后上学的,先有手机后有老师的,这已经和以前小孩成长的环境有了极大的不同。 
  面对这样剧烈变化的媒介环境,我国的传播学学者在1997年首次注意到英国的媒介素养研究领域,开始将媒介素养概念介绍引进我国。
  媒介素养是什么?就是当新的媒介形式出现,人们必须去学习和了解这些媒介的特征,掌握它的运用规律,甚至了解媒介产品生产的台前幕后,了解媒介的整个产业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够成为媒介的主人,而不会因媒介而产生困扰。 
  正是看到媒介技术发展引发的社会变革,对整个基础教育行业或者对整个基础教育领域都有巨大的挑战,中国传媒大学就在2004年增设了传播学专业下媒介素养方向的研究生,截止到今天该方向的毕业生已经超过百位。这些同学在上学期间所做的各种主题的研究,以及他们走上工作岗位给中小学注入的新鲜血液,为我国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来帮助青少年应对媒介环境的变化,起到了一定的贡献。当然这个贡献还很不足,因为相关研究还有很多空白。
  传媒教育研究中心在这方面已经取得的成果,包括从2008年起,研究中心的师生持续地走进中学小学,例如这是研究中心师生在传媒附小和传媒附中给孩子们开设媒介素养校本课的一些情景。在这些课上,研究中心的师生认为,面对技术的进步和环境的改变,封堵并没有出路,如果把孩子们挡在技术潮流之外,无疑会让孩子和现代生活脱节。
  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了解适应这种新环境,研究中心在这些课上就各种各样的议题跟孩子们进行讨论,有些问题没有具体的答案,但是能引导学生去思考。比如生活中到底有哪些媒介朋友,这些媒介朋友都各有什么样的优缺点,是不是出现了视频以后,人们就不再需要读书看报了,这些丰富的媒介提供了海量的信息,可是大家如何在大海似的信息中找到需要的那几条,这些问题都可以考验孩子相关的能力和想法。孩子获得信息之后,该如何判断信息的真伪,如何判断信息的质量,就需要一些相应的技巧和思考的方式。
  针对大家关心的电子游戏成瘾或者网络沉溺的问题,研究中心认为与其担忧恐惧,不如把这个问题拿出来和孩子们一起来讨论。在讨论中研究中心发现孩子们特别有才华,他们能够通过比发现电子游戏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它满足了孩子们在平时生活中不能得到满足的地方,比如说它能够快速见效,很快地就看到自己的成绩,而在生活中的其他领域看到进步其实是没有那么容易的。甚至还有孩子说在游戏中经常会认为自己很厉害,可是在生活中的其他领域,他没有这种成功的体验,所以是这种成就感或者说是成功的体验,吸引他一遍又一遍地去玩这些游戏。 
  倾听了孩子的声音,研究中心的师生也就忍不住和孩子们一起探讨更深刻的问题。实际上没有任何一个孩子不想是好孩子,或者不想学习上取得成功,只不过孩子们很困惑,就是人们如何才能在电子游戏世界和真实的世界里同时取得成功。在经过一系列的讨论之后,其实孩子们的认识可以很深刻,孩子们会说,真实世界不像电子游戏世界那么容易,所以要获得成功通常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因此在电子游戏世界里面,很多孩子很容易沉溺,是因为害怕现实世界中的困难。 
  通过一系列的讨论,可以培养孩子们理性看待各种媒介特点和从心理生理等角度对自己进行保护的能力,而避免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媒介的不良行为、不良使用习惯的受害者。研究中心在传媒附中、传媒附小已经坚持开设课程多年,教学效果非常良好,得到了老师和家长们的一致肯定,他们说此课程帮他们解决了很大的困扰。
  可是研究并不能止步于此,自2012年以来,媒介环境还在急剧地继续进行变化,继续产生着新的问题。比如说2012年以来,媒介的变化不只改变了人们的娱乐生活,也系统地改变着大众的经济生活,甚至改变着工业生产、改变着人们的出行方式和消费方式。孩子们已经在学校以外的地方体会到了越来越多数字技术的威力,在这种情况之下,学校难道还要一成不变吗?社会生活领域方方面面的变化刺激着研究者思考,不仅要和孩子们在课堂上系统深入地讨论媒介的各种议题,也可以让孩子们使用各种各样的智能媒体来进行语文、数学和英语这种已有学科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研究中心的侧重点经历了很大的转变,研究中心不再仅仅把媒介素养当作研究内容,还对当代孩子的学习方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2017年研究中心和北京市朝阳区一起设立了数字时代基础教育系统升级的项目,该项目的目的就是探索在现有条件之下,孩子是否还要继续用工业时代形成的班级授课制进行学习,是否有更好的解决方案能在大批量孩子集中学习的前提下,更好地尊重孩子的个性。比如说研究中心经过多年的研究,提出了跨学科的项目式学习这种崭新的形态。这种新的课程以数字技术为前提,让每个孩子有充足的信息获取来源和便捷的查阅信息的渠道。同时也给孩子提供更加灵活的教学时间,比如说有的课程可以长达一天,从早上上学一直到下午放学,孩子们可以专注于完成一个任务;在教学空间上,此课程也改变了以前的教室统一大小的桌椅摆放的建制,而是根据孩子们的学习进展进行安排,既有两三人一间的研讨室,也有几百人一起分享学习成果的展示空间,还有小组合作的多样化的学习空间。
  所以大家可以看,在媒介素养研究的进程中,研究者越来越意识到媒介素养不仅仅是一种新的学习内容,它同时也为数字时代的孩子进行学习提供了崭新的方式。2018年11月,研究中心跟北京教科院课程中心合作,在中国传媒大学附属小学开了新设计、新流程和新文化的主题研讨会,邀请全市所有区县的基础教育工作者来传媒附小观摩了这种崭新的数字化时代的教学流程。 
  研究中心希望孩子们能用数字时代特有的方式进行学习,说到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以前在工业化时代,大家更关注的是培养孩子的读写算的能力,在这个时期,媒介素养作为一种新的课程,一个新的议题被引进孩子的学习当中,但是媒介素养不仅仅是孩子们重要的学习内容,也成为了整个数字环境中孩子们学习的一种新的组织形态。在新的形态下,培养孩子沟通思考合作创新的高阶思维成为传媒教育最重要的目标。而这个目标与媒介素养教育完全一致,只有让孩子们真正在运用媒介中进行学习,才能使他们真的成为媒介技术的主人,而不只是把媒介当成一个学习和了解的对象,缺乏运用它的场合和机会。
  研究中心现在正在逐步地扩大合作的实验学校的范围和规模。在2019年,研究中心选取了北京的三所小学,七所初中和一所高中,在成都市也选取了相应的实验学校,希望能够系统地进行全学段新模式的教学方式的探讨,为数字化时代的孩子更好地适应新的时代贡献传媒教育研究者的力量。 
  说到最后,面对媒介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大众既不需要恐慌也不需要害怕,最需要做的就是研究它的规律,让孩子能够成为驾驭媒介技术的弄潮儿,通过提升儿童的能力来使儿童成为媒介技术进步的享受者,而非为它所困。
  以上就是我的发言,再次感谢大家,谢谢。 

责任编辑: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