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库 >> 正文

专家三问《爸爸去哪儿》节目组:批评是为了让你清醒

发稿时间:2016-11-28 07:27:00 编辑:秦华玉 来源: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11月28日电(记者 张群)近日,随着《爸爸去哪儿4》网络综艺真人秀的热播,关于节目嘉宾董力和阿拉蕾“蕾力CP”的炒作备受争议,迫于舆论压力,11月19日,《爸爸去哪儿》官方微博发布名为《爸爸去哪儿第四季:单纯的总是美好的》声明,回应争议。11月22日,“‘青年之声’在线访谈:CP的正确打开方式”,邀请专家对“蕾力CP”现象进行专业分析与解读。

原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秘书长、东中西部区域改革与发展研究院研究员、青年成长与发展研究学者黎陆昕。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群 摄

  厉声三问节目组别把孩子的无知当做利益的推手

  真人秀节目以其纪实性、冲突性、游戏性特点吸引观众眼球,流行于世界各国,“但是当真人秀节目的演绎对象、表达对象和接收对象更多的是未成年人群体时,我们必须要提高警惕。‘单纯的总是美好的’不假,但是单纯的也是最娇贵的、最容易受到伤害的。”原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秘书长、东中西部区域改革与发展研究院研究员、青年成长与发展研究学者黎陆昕表示。

  为此,黎陆昕厉声三问《爸爸去哪儿》相关人士,旗帜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成年男性父亲和女性孩童非血源性关系组成的‘临时家庭’及他们的密切接触是否走在法律边缘?节目播出后会带来什么社会反响?这些敏感问题都是社会基本常识,在节目组层层审视的过程中,是否已经考虑到?”黎陆昕首先对节目策划人员提出疑问。

  其次,他向节目组或芒果TV法律顾问提出疑问:“节目内容处在法律与道德边缘之间,本身就是非常敏感的问题,在节目审视的过程中,法律顾问是否从专业角度看到节目策划的基本敏感点?节目是否跨越法律边界?播出时法律顾问是否要签字?如果签了字,是否担负相应责任?”

  最后,他认为,阿拉蕾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孩子,但是应怎样关注她的成长?在看似没有问题的情况下,该怎样行使监护人应该担起的责任?假如平时在公园,有一个陌生男子摸孩子的头,监护人可能都会很反感:“这个人想要干什么?”而现在跟一个陌生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父亲”组成临时家庭,还出现洗头、露出肩膀的情况,对此,监护人却容忍了,这是为什么?这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心理暗示?黎陆昕向孩子监护人提出疑问。

  黎陆昕认为,节目播出内容之后的发酵,之所以会有违初衷、引起争议,太值得我们反思,对此,有关部门和当事人必须接受教训,并立场坚定地指出:“别让成人利用孩子的无知当做利益的推手。”

  节目缺失价值理性客观上挑战道德底线

  关于日前《爸爸去哪儿》节目组发出的回应声明,黎陆昕认为,声明中关于阿拉蕾洗澡换衣服由女编导专门完成的说法,实际上是一种推辞。24小时拍摄,都是在众目睽睽之下,理性一点说,不会发生侵犯孩子的事情,但如果这体现了理性的话,那它也只是一种工具理性,追求的就是保障所谓的收视率,而整个节目缺失的是价值理性。

实习父女共睡一张床。网页截图

  针对节目中,实习爸爸和女儿每次要“独处”两天一夜的安排,黎陆昕说:“在国外,一般意义上说,男性跟女孩是不能独处的,极端一点讲,甚至父亲与女儿独处,母亲都要尽可能地介入。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从孩子幼小阶段家长就要建立起一种意识,排除女童被性侵的可能性。这种理念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很有些超前,但是就未成年女童而言,矫枉过正也不是什么坏事。”

  黎陆昕进一步指出,节目所传递出的“给一块糖”、“我当你的临时爸爸”等“父女”间的温暖互动信息可能会让居心不良的人看到,并模仿利诱小女孩,这些细节在某种角度上都有不好的示范。

  “我们不否认这个世界是美好的,但恰恰是某些肮脏的东西可能会趁虚而入。让青少年群体的成长环境变得不安全,这是我们所不能够接受的。”黎陆昕表示。

  “当孩子进入剧组后,剧组把某些东西强加到了孩子身上。”黎陆昕指出,孩子在三四岁时,开始对所经历的事情有比较清晰的记忆,而且有些事情往往是记忆犹新。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随着社会的变迁,不排除会有一些被软化和变形的问题出现,而孩子的成长或许就因此而出现偏失。这也恰恰是他为什么对《爸爸去哪儿4》感到不满和愤慨的原因。

  “在孩子三四岁的敏感阶段,我们应该尽量给他干净的、完善的东西,别因为成人要在边缘化的地带获取某些利益,而让孩子在无知的状态下成为谋取利益的推手和玩偶,这实在太不应该。”黎陆昕态度明确地表示。

  关于此前备受争议的“蕾力CP”问题,黎陆昕分析说:“CP这个概念有着鲜明的社会亚文化与青年亚文化的色彩,在特定的人群中和特定的维度下来谈论,并无不可。但是,当把一个3、4岁的未成年人拉进来的时候,这就发生了性质的变化。这个节目的策划初衷或许是好的,但是,从它刻意突出的‘吸睛之处’可以看出,它客观上有一种挑战社会道德底线的味道,对此,主流社会必须有明确的声音回应:NO!”

  剖析不是小题大做批评是为了让你清醒

董力为阿拉蕾洗头、吹发。网页截图

  “女性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更多呵护,那些性别意义上的意外伤害,会在其成长过程中留下太多伤痛和记忆。”黎陆昕语气坚定地表示:“从某种角度说,这个节目是在试探着社会的接受底线,对此要有明确的回应,不能含糊。对《爸爸去哪儿4》进行节目点评、剖析并不是小题大做,而是要把这种苗头灭失在最开始。”

  他还分析指出,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联合国就通过了著名的《到2000年及其后世纪青年行动纲领》,在这个纲领性政策文件中提出了政府要不断加强在青年领域的行动能力,并且确定了十个优先领域,其中一个就是“女孩与青年女性问题”。之所以把这个问题拿出来单独强调,本身就体现着对女孩成长的特别关注。

  至今20年过去,中国的政治、经济有了显著变化,同时,在传播技术得到极大改观的情况下,消费主义的文化状况也开始流行,在这种背景下,对女孩原始的伤害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这就是我前面讲到的‘可能的软化与变形’,表现出界限模糊的特点,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敏感,细致地剥离给予辨识。”

  他继续分析说:“《爸爸去哪儿》剧组的回应声明中有一个观点:拥有美好心灵的人总能看到更多光明。言外之意,对实习爸爸与萌娃之间那么多纯真与父爱的表达你们为什么看不到呢?这可真应了‘木桶理论’,更何况你那块短板还有原则问题。”

  “听听萌娃说了什么,‘等我长大,我妈就把我嫁给你啦’;再看看实习爸爸做了什么,两个人睡在一张床上不说,还洗头吹头,萌娃则披着宽大的外衣,蓬松着头发。这些那么容易产生歧义的语言与镜头都被保留和播出,你又如何‘杜绝恶意的揣测’呢?错了就是错了!严厉的批评并不是要棒杀,而是要你清醒!”黎陆昕声色俱厉地指出。

  办节目要有大良心、大正义要带着镣铐去舞蹈

  未成年人群体的价值观还没有建立完善,他们还不能成熟地认识这个世界,节目中的一些细节和情节都可能会给当事孩子甚至更多孩子带来影响,其中就可能存在着负面影响,潜伏在孩子未来的成长中。

  对此,黎陆昕明确地指出:“真人秀节目追求利益与收视率可以理解,但是,做这类文化节目必须以公益心为基础,做未成年人、教育类节目尤其如此,要有大良心、大正义,所谓‘大’,就是指我们的社会责任,保护未成年人成长的责任。”

  关于真人秀节目如何健康发展下去,黎陆昕提出自己的建议。

  首先,他提出了要“增加制作成本”的概念,他说:“节目制作要增加法律成本、道德成本和青少年心理咨询成本,专业人士的介入,可以从不同角度对节目策划进行评估,提高制片过程的执行质量。”

  在管理上要具体,他说:“剧组由什么样的专业人士构成要明确,各司其职。片子制作完成要有清晰的程序完成流程,该签字的必须签字,如果屡次出现问题,相关责任人就要退出这个行业。”

  黎陆昕认为,媒体作为社会公众平台,某些不经意的细节展示传播后,很可能被放大,会激发人们不同的联想,这远不是“拥有美好心灵的人总能看到更多光明”一句话就能够解决的。他说:“制作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节目,媒体人应该慎之又慎,自觉接受各类相关培训,从策划源头、制片过程、审核结果等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有一点‘带着镣铐舞蹈’的态度,这样才有可能使真人秀节目健康发展下去。”

  相关报道: 

  ①网友议"蕾力CP"炒作:可能导致一个孩子的悲剧

  ②“蕾力CP”引争议 “问题在于节目导向和CP粉” 

  ③“蕾力CP”引争议 《爸爸去哪儿》回应:单纯的总是美好的 

  ④芒果TV就《爸爸去哪儿》发声明 网友说狡辩 

  ⑤专家谈“蕾力CP”:客观上挑战社会道德底线

  ⑥专家谈《爸爸去哪儿》:真人秀首先要尊重"人"而非"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