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实践团走进井冈山:感受革命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
发稿时间:2017-08-09 17:01:00 编辑:王冬伟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吉安8月9日电(通讯员 曹洪滔 王兆可)“星火燎原传赤色,工农革命聚戎装。”1927年,毛泽东带着秋收起义部队来到井冈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为了革命事业的伟大成功,无数先烈用行动抗争,拿鲜血奋战,用生命书写井冈山的不屈精神。现如今,罗霄山脉竹林茂密,云雾缭绕。昔日战争的惨烈,不得而见,但是传承下来的井冈山精神却始终是我们追寻的方向。
8月1日,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春扶贫印记实践团来到江西省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介绍说,作为东北学子,怀着对南方生活的憧憬,以及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之意,实践团队认真聆听井冈山红色历史,在报告大厅中倾听着基地钟国华老师慷慨激昂的红歌教学,“红米饭、南瓜汤”“夜半三更哟盼天明……”一首首经典红歌印在脑中,刻在心田。“简洁务实,酣畅淋漓,不由得沉浸其中,在红歌中平添井冈之气。”
井冈情·中国梦暑期实践合照。团队供图
据悉,8月2日,2017年“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季专项活动(第四期)开班仪式隆重举行。“激情30秒”中,东北大学团队以井冈山革命圣地的奋进为形象,高举党的思想,用东北大学校歌来砥砺自我,以期终达于世界大同之目标。
随后,基地开展三湾改编的授课。东北大学实践团在基地老师精彩教学与手工模拟中,深刻领悟三湾改编的重大意义。“这次历史性改编为我党指明了整军的航向,为我党后期的壮大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团队成员感慨道。
对于井冈山精神,活动期间举办了“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专题讲座。“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短短二十八字,阐述了井冈山地区革命先烈不怕牺牲、勇于奋斗的无畏精神。对此,实践团队成员表示深感敬畏。
升旗仪式。团队供图
据实践团队成员介绍,实践团还参与了升旗仪式、缅怀革命先烈等活动。“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一门废弃的炮筒见证了黄洋界艰苦卓绝的斗争,一座英雄纪念碑象征着黄洋界岿然不动的形象。“实践团拾阶而上,以庄严肃穆的姿态向革命英烈致敬。”在活动笔记中,一名团队成员如此写道。
“追随伟人的足迹,探寻思想的圣地。实践团队前往八角楼,探寻光从楼中泄的奇妙构建。透过八角形的天窗,抬眼见青天。俯身而思,一位伟人的思想在此成形。”在参观八角楼时,一名团队成员感慨道。
学员急行军途中。团队供图
据团队指导教师曹洪滔介绍,实践团还重走红军路。“漫漫红军路,我们砥砺前行。三公里急行军,山间寻医药草,定时定点完成目标。本已艰辛行程,又迎来一场暴雨。脚下湿滑、全身疲惫,然行军战士也无谓;相互搀扶,为人遮伞,结伴而行共度难关。村民热情款待,战士精心烹饪。听着红军的故事,吃着可口的饭食。怀揣着感恩之心,我们此刻更知军民鱼水情深。”
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实践团查看了相关资料。据介绍,井冈山抗战两年多,牺牲战士四万多名。但纪念墙上有名有姓的仅有一万多人,无名英雄忠义之魂全部融入在英雄石上。“用步履追寻英雄足迹,用誓言慰藉先烈英魂。北山脚下,我们深重悼念,缅怀革命烈士,祈祷英雄一路平安。”
同时,实践团参观了毛主席故居。物换星移,黄屋、白屋早已几层翻新,然而岿然不动的还有一块突出的读书石与两棵久经烽火的“神奇树“。石背斜倚,把全国形势运筹帷幄;树下进香,将心中愁思借物抒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山坳田地,一排排水稻整齐肃立。
革命后代讲家风。团队供图
在专题讲座“革命后代讲家风“中,热血政委梁诚之子梁宁宁老师与现场师生进行互动,“家风家风,有家才有风。”对此,一名成员告诉记者,“遥想抗战当年,无数英雄用行动抗争,浴血奋战,用生命书写不屈。他们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冗杂的章程,有的只是言传身教的片段,有的只是以身作则的典型。逝者长眠,淳朴浑厚的家风精神却永久流传。有理想、有抱负,是我们当代青年应有的追求;勿忘记、常追思,是我们当代青年应有的态度。家风润万家,学礼不可止。我们不应忘记历史,我们更不应忘记家风。”
“一次井冈行,一生井冈情。缅怀革命先烈,感悟井冈山精神。用信念浇灌理想,让信仰点亮人生。”在活动总结时,一名成员不禁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