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新冠肺炎治愈患者的住院日记:等春暖花开,我们再相见!
发稿时间:2020-02-25 17:36:00 编辑:李婧怡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2月25日电(记者 叶婉莹 通讯员 刘颖)2月14日中午,一位年轻的小伙子在湖北省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复查CT,右肺中叶出现感染迹象,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诊断病例……从最初的慌乱不安,到最终治愈出院,以下是他的住院日记。
9区15床
我住进了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9区15床。
走进病区,医护人员都穿着防护服、戴着防护面罩和手套忙碌着。当左手被插入留置针的那一刻,我害怕了,想给在外地的亲人打电话,几次拿起手机却又放下,心中忐忑不安。
一向大大咧咧的我,此时此刻,心情却跌入了谷底。亲友微信群中在互报平安,我犹豫了一下,回复了4个字--一切正常,后面还加了个微笑的表情。
单位领导打来电话,关心病情,我故作镇定地说道,一切都好。
病房里很安静,彷佛能听到药水从吊瓶中滴下的声音,1滴、2滴、3滴……
我知道,对于我的亲人、朋友、同志来说,我若安好,他们便是晴天。
睡在我楼上的兄弟
高中室友微信群里突然出现了一条信息:“各位,我在人民医院13区,肺部有炎症”--发消息的是我高中同一个寝室的同学,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外地工作,这次过年回家准备和相恋2年的女友结婚,因为疫情推迟了婚期。他在给女友的情书中这样写到:待疫情结束后,我一定为你补办一场盛大的婚礼!
“我在9区,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现在成了睡在我楼上的兄弟了啊”,冷不丁的,我就这么回了一句。
一个人的病房中,沉闷的气氛稍稍缓解了下,我立马一个电话打了过去,我们聊高中往事、聊那些年追过的姑娘、聊毕业后的各奔东西,但我们都刻意地避免去谈彼此的病情。
电话里,他最后对我说:“放心,医护人员会把你照顾得很好的。”
粉红色口罩
2个小时的输液结束了。一位护士走进病房给我发放物资--洗漱生活用品、手套、奶粉、酒精洗手液、药品、体温计,还有粉红色的口罩。
在这个以蓝、白色为主基调的病房里,这抹粉红瞬间给我的内心带来了不少的温暖。
后来我才知道,医院为了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特意为每个患者都准备了粉红的口罩。
因为人们总是喜欢用红色来描述春天--万紫千红、姹紫嫣红。这粉红的口罩彷佛在激励着大家--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春天一定会到来!
一定会好起来的
入院第一天晚上,我望着病房外灯火阑珊的城市,努力的分辨着自己的家在哪个区域、哪栋楼。
晚上10点,我的手机响了起来--来电显示是一个陌生的号码。
接通电话,一个略带磁性又有些嘶哑的声音说道:“喂,请问你是9区15床的病人吗?我是病区的负责人高医生,因为今天在重症区治疗病人,现在才跟你联系,你现在感觉有什么不适的情况吗?”
住院的时候,管床的医生就详细地询问过我的病情,但高新生医生还是坚持每天跟新入院的病人联系,了解病情。
“呼吸的时候,感觉肺部有轻微的压迫感”,我回答道。
“好的,我现在通知护士站对你进行给氧治疗。你的片子我看了,你放心,你的症状较轻、人也很年轻,一定会好起来的!”
“一定会好起来”--听了高医生的话,我的内心安定了许多--因为,医者仁心苏万物!
在家门口蹲一下的感觉真好
2月15日,一股寒潮南下,气温下降,雨雪交加。
早上医生查完病房后,护士吴颖进来给我量血压、输液。她对我说:“今天天气有点冷,你要注意保暖,病好了、疫情结束了,可以参加我们的健步团,对提升身体免疫力很有帮助”。
“健步团?可以啊,等这次疫情结束了,我们一起,绕着十六潭、人民广场、潜山好好走几圈”。说到这里,我脑海里浮现出依山伴水的十六潭公园、丹桂飘香的人民广场、翠竹摇风的潜山国家森林公园。
那天的输液结束后,我在病房里来回走了500圈,只要心中有阳光,病房也可以成为健身房!
后来我们互加了微信。她的朋友圈里有这样一条信息--好心酸,不能回家,在家门口蹲一下的感觉都好的。
她和她的战友们,从1月27日农历大年初三开始就一直战斗在疫情阻击战的最前线,没有回家。
有一次,青年志愿者在接送她下班的途中,她让车在家的小区门口停了几分钟--这个姑娘想家了。
可以帮我拍张照吗?
2月16日上午,管床医生金锐过来查房,透过防护面罩,可以看见他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
和往常一样,他咨询询问我的病情--有没有发烧、有没有干咳、呼吸是否顺畅。
临走的时候,他对我说:“我们在病区里都不能带手机。可以帮我拍张照吗,想留作纪念。能参加这次防疫工作,是我的光荣!”
我用手机为他拍下了“战地照”。在家里,他是妻子心中可依靠的丈夫、是儿子心中如山的父亲。此刻,在我的心中,穿上防护服的他更是一名披甲的白衣战士--越是艰险越向前,不破疫情终不还!
兼职清洁工的护士长
2月17日,9区的护士长谭亚君和往常一样,打扫病房、清理垃圾。
我问她:“护士长,病区应该有专门的清洁人员啊?”她笑了笑说道:“我们医护人员更懂得自我保护,特殊时期,尽量减少病区工作人员的出入”。
说完,她继续做着病房的清洁工作。她的防护服背后,除了写着自己的名字、方便同事们辨认,还加上了一个很萌的笑脸。
我来自彩云之南
2月18日早上,一位护士给我送来了早餐--鸡蛋肉丝面和稀饭。
她用略带方言的普通话对我说:“如果在饮食方面有什么其他需要,随时跟我们说”。
“谢谢你们,每天饮食都挺好的。听你口音,不是本地人吧?”我随口问了一句。
“我从云南来,和第三批医疗队的355名战友一起来湖北的。”她说道。
这位来自云南曲靖的护士施凤仙,2月12日和她的战友一起抵达咸宁,2月13日就奔赴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投入战斗。
和他们一起到达的,还有云南人民支援咸宁的医疗物资、水果蔬菜、生鲜鸡蛋和鲜花。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与子同泽、与子同裳--他们来自彩云之南,他们带来了“全村最硬的鳞”!
咸宁加油!
2月19日上午,高医生告诉我一个好消息--明天,我就可以出院了。
中午,青年志愿者杜继文发来了他的原创歌曲--《咸宁加油》:
我爱美丽的咸宁
这里有美丽的风景
我爱青春的咸宁
这里阳光那么的绚丽
但如今的咸宁
她生了一场病
昔日繁华的场景
忽然变冷清
但是别担心这疫情
我们与咸宁心连心
用你的初心用我的爱心
要让老百姓都放心
……
温馨的旋律、动听的节奏,如窗外那灿烂阳光,给人温暖、给人力量!
我看不清你们的脸,但我知道你们在守护这座城
2月20日中午,将所有个人携带出院的物品交给护士消毒后,我把床单铺好、被子叠好,等待出院。
手机里,歌曲《为了谁》唱着:“防护服裹满全身,汗水湿透衣背,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 ……
住院的这段时间,9区的医生、护士为我们这些患者日夜的忙碌着--仔细询问病情、制定治疗方案、测量体温血压、照顾日常饮食,我看的最多的,就是他们穿着防护服的身影。
我拿起笔,在纸上写了这样一句话后,放在床头--我看不清你们的脸,但我知道你们在守护这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