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时间偏长、“借名认证”问题突出 这份报告聚焦县域未成年人网络消费情况
发稿时间:2024-08-08 12:56:00 编辑:李婧怡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在未成年人上网问题的讨论中,未成年人自己的声音反倒被忽视了。”佟毕铖认为,在上网问题上,未成年人与成年人看法存在很大差别,他想通过实际行动就此问题表达一些未成年人的声音。
8月1日,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在京发布《县域未成年人网络消费调研报告》。据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一份由未成年人独立完成的未成年人网络问题调研报告,从今年6月开始,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实习生佟毕铖陆续前往河北、贵州等6个省8个县开展调研工作,调查了县域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短视频、直播、网购等消费情况,最终以1108份问卷形成了这份《报告》,反映出了一个未成年人关于网络保护的声音。
今年1月1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正式施行。作为我国首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条例》的施行标志着我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治建设进入新阶段。同时,据《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2018年至2022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从1.69亿增长到1.93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从93.7%增长到97.2%。
《县域未成年人网络消费调研报告》的调研也重点聚焦了未成年人的上网情况,佟毕铖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收回的1108份有效问卷中近一半受访未成年人上学期间每天上网超3小时,而在周末和节假日时间玩游戏超过1小时的有888人,在受访未成年人中比例达到80.14%。
此外,《报告》认为县域未成年人游戏“借名认证”情况严重。根据问卷调研,77%的受访未成年人不用自己的信息进行游戏实名认证,其中,超过一半受访人使用父母信息进行实名认证。
佟毕铖在调研过程中有许多心得,他说:“一味地限制未成年人使用网络会引起逆反心理,我们应该将未成年人的注意力‘疏’到更加健康的活动上。”他认为,从根本上解决未成年人长时间上网问题,就要解决不上网“干什么”的问题。他希望组织更多让未成年人喜欢参加的线下休闲体育活动,大力开发有利于未成年人的网络产品和活动。
《报告》还建议要改革目前的游戏“青少年模式”,丰富其内容、优化评论区。父母、学校、互联网平台和国家应该多倾听未成年人的声音。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苑宁宁认为,《报告》从未成年人视角提出了很多新的观点,例如希望减少对于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限制、将青少年模式改革为未成年人喜欢的网络空间等,为健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体系提供了更多元化的视角。同时他还建议要健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体系,平衡未成年人发展权与风险防范的关系,处理好线上活动与线下活动的关系,满足未成年人的娱乐需求。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于旭坤表示,这份《报告》反映了未成年人的声音,不仅保障了儿童的受保护权,也保护了儿童的发展权和参与权。《报告》中的数据对业界研究和改善当前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律政策有较大意义。(见习记者 曹伟 记者 刘洪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