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库 >> 正文

非省会城市大学城如何突围 产教融合宜宾“双城”经验

发稿时间:2024-12-09 19:00:00 编辑:潘晓文 来源: 中国青年网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当下中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产教融合成为支撑三大战略共同落笔的战略支点。如何把握好这一支点,在非一线、非核心城市创造高质量发展动力源,宜宾“双城”经验值得借鉴。

  四川宜宾坚持“城市围绕大学建、产业依托教育兴”的产教融合思路,不到十年间,将漫山竹林、城郊荒丘发展成为区域人才中心,创新活力高地。10万名大学生、12所高校,15所产研院和2家院士工作站,正在与宜宾这座城市同呼吸,共命运,将创新动能和新生力量源源不竭注入川南腹地。

  用政策“卧薪尝胆”,将设想变为现实

  中国不缺大学城,中国人民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省内外优质高等教育院校齐聚云贵川三省交界的宜宾。

  院校负责人的回答都离不开政策二字,是宜宾发展进程中持之以恒的教育科研产业一体化政策组合,将高等教育这只“凤凰鸟”,引到宜宾“梧桐枝”。

  时钟拨回2016年,宜宾全市仅有1所大学,高等教育发展与全市人口规模、经济规模极不相称,万人大学生数46.2人,远低于四川省的平均水平,教育人才缺位问题日渐突出。

  宜宾市委提出“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揭开大学城和创新城“双城”建设的序幕。一套规划合理、落地迅速的政策组合拳随即打出。园区建设政策采取“三个一”模式,三分之一建设大学,三分之一建设居民区,三分之一生活配套。大学校园建设走上快车道,西华大学宜宾校区从动工到开学用时9个月,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宜宾分院从动工到建成用时10个月。

  “我们(宜宾)没有那么强的吸引力,就是靠热情、靠政策把宜宾这块牌子推出去”,宜宾市委人才与大学城工作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宜宾双城建设,被纳入更高层次的城市优化部署,更深度地融入地区发展大格局,在“产城人”的交织中找到了最佳平衡点。

  目前,这套组合拳还在升级打法,更新换代。产教融合建设试点系列支持政策不断出台,鼓励企业以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合法权利。人才引进政策不断更新,市、县(区)领导直接联系服务“两院”院士、重大人才计划入选者等专家人才。针对科研院所实际成效评价难题,宜宾市印发目标考核管理办法。设立10亿元“两院”院士和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基金,让全国范围高技术创新创业者看到来宜发展的机遇蓝图。

  靠“头雁”突破迷局,建构新型产教平台

  让宜宾脱颖而出的秘诀,在于产业、教育、科研领域的数只头雁,依靠头雁引领雁阵。

  全球领先的新能源动力电池和储能系统研发制造商宁德时代入驻宜宾,动力电池产业链配套企业接连跟进落户宜宾。在短短数年间,一条涉及锂电池原料、电池材料、锂电池、电动汽车和锂电池回收的完整产业链成型示范。

  产业领域的头雁更牵引教育科研生态的头雁安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将唯一一个院士工作站落户宜宾。新型院士工作站,以四川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为实体运营,与传统的产业研究院相去甚远,既是科研成果转化的创新平台,又是孵化高新技术“独角兽”企业的“温室产房”。以专业研究员和博士为核心的项目团队,依靠自主技术利用工作站平台,产出实际产品成为独立企业。

  一家工作站,牵引聚人才。院士工作站数百名员工,75%以上为硕士以上学历研发人员,更依托清华大学,建立了从本科生到博士生的产学研的联合培养,同时还跟产业相关的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展开科研和人才共享的合作。

  五粮液、四川时代等110家企业参与组建白酒行业产教联盟、四川省智慧信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5个示范性产教联盟。“双城”区域内多种类型科研机构的57台(套)大型科学仪器设备面向企业实现共享共用。在校园和企业两大雁阵间,通过头雁引领,搭建起合作示范桥梁,宜宾市累计签订人才培养、技术咨询、实训基地等校企合作协议项目800余个。

  宜宾大学城创新城正在头雁示范下,不断放大高校集聚、创新集聚的产教融合城市示范核心作用,加快人才、资金、技术、数据、创新等要素流动,成为真正的川南人才蓄水池,西南发展区域创新源泉。

  扎根产业与教育深度融合,促进科研产业一体创新,就是现在与未来的交织,是依靠现在,创造未来。“一江碧水向东流”,放眼长江经济带,一座华夏西南的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已然成形。

  产教融合风正劲,创新发展正潮涌,长江首城宜宾,一座新时代的跨越之城,必将依靠产学研一体化,引领区域发展,抢占潮头先机。(作者:王峥博,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