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库 >> 正文

【新春走基层】在“世界风库”保障春运安全

发稿时间:2025-01-31 14:19:00 编辑:王金海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寒冬时节,地处兰州局集团公司最西端的柳沟站狂风呼啸、滴水成冰,这里年平均大风天气超过200天,被称为“世界风库”。在车站东边不远处,是嘉峪关供电段柳沟接触网工区,青工占比达到81%,主要承担兰新线疏勒河至安北、敦煌线柳沟至小宛6个区间258.103条公里的接触网维修任务。春运期间,兰新线上车流量增多、确保供电设备安全至关重要,作为柳沟“丝路畅能”青年突击队,他们责任重大,也比平日里更加忙碌。 

  春节前的倒数第二个天窗(铁路供电人用来养护维修设备的时间被称为“天窗”)。这天早上10点,柳沟地区气温跌至-20℃,伴随着一声清脆响亮的汽笛声,工区轨道车缓缓驶出库线,突击队员们乘坐轨道车前往作业地点。按照计划,当天主要对柳沟-安北区间接触网设备进行检修。凛冽的寒风呼呼作响,不停拍打着作业车的车窗。“今天风大,大家站在作业平台上要做好安全防护和保暖措施。”一路上队长苟振超边核对作业计划边提醒队员们。苟振超是青年突击队的队长,也是一名90后工长,他已经连续五年坚守在春运岗位上。 

  11点47分,“天窗”命令下达,苟振超迅速下车,组装好地线杆、挂好地线靴,躬下身子深吸一口气,双手用力举起6米多长十多斤重的地线杆,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噔的一声”,地线钩稳稳地挂在接触网腕臂上。挂完地线苟振超迅速登上6米高的作业平台,沿着兰新线上行方向,和队员们对接触网支撑装置、附加悬挂、线岔、补偿装置进行检查和维护。紧固吊弦螺栓、测量线岔尺寸、观察坠砣变化……突击队员们仔细认真、目光坚定,寒风中,他们时而弯腰、时而下蹲、时而站立,嘴里呼出一团团白气,冻得手脚冰凉、鼻子通红,一个“天窗”下来,要重复这样的动作上百次。 

  突然,苟振超发现有一处吊弦出现散股,虽然只是一根细细的铜线散开,但他不敢马虎大意,如果吊弦脱落,最严重会导致弓网故障。他赶紧从工具包里拿出一根新的吊弦熟练地换上。“大风一吹,承力索摆动幅度过大,吊弦容易出现散股,每次出工我都会在包里装上几个,方便随时更换。”苟振超搓了搓已经冻得不听使唤的双手说道。 

  13点48分,天窗作业结束,当天他们完成了0.87条公里接触网检修。回到工区,简单吃了点饭,突击队员又马不停蹄前往10公里外的水库北站配合中铁电气化局施工监管。去年10月份,这里新建了一个4条股道的装车点,最近正在进行接触网基础浇筑和支柱组立,他们和施工单位人员一起拿着图纸一边交流,一边对基坑开挖、隐蔽设备防护、吊车作业安全、支柱侧面限界进行盯控,认真做好相关技术参数的测量。 

  “柳沟是集团公司西大门,这两年货运量增长迅速,周边新建了不少专用线和物流园,我们在干好日常检修的同时还要做好施工监管,活确实多了不少,但能为兰新线安全畅通做点贡献,苦点累点也值了!”苟振超态度坚决、语气坚定,作为队长,他脏活累活永远抢在先、干在前。 

  晚上7点,突击队员们盯控完施工回到工区,又开始忙着准备第二天的检修料具。工区外,呼啸了一天的大风渐渐停了下来,寂静的夜空中繁星闪烁,和站场上的灯光遥相呼应。(记者 王金海 通讯员任祎 王博)